渔业工业化典范!中韩国际论坛嘉宾参观考察东方海洋
发布时间:
2015-09-10 00:00
来源:
由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、继续教育学院和韩国行政自治部地方行政研修院合作主办,山东东方海洋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“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:改善社会治理,服务人民健康”中韩国际论坛9月8日在烟台顺利召开。9月9日,参加中韩国际论坛的嘉宾参观考察了东方海洋。嘉宾在参观了东方海洋后,对中国渔业公司所拥有的高科技养殖技术、深加工能力赞不绝口。对公司先进的三文鱼大规模循环水自动化养殖系统深表敬佩。本次参观考察,丰富了中韩国际论坛活动。
中韩国际论坛自2007年至今已举办了九届。包括多位中科院、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两国知名专家、学者及官员齐聚烟台,围绕“互联网+如何服务于地方治理”、“互联网时代如何服务于人民健康”、“互联网时代如何开展中韩合作”等主题展开研讨。
烟台与韩国地方政府在社会、经济、文化方面有诸多合作。韩国已成为烟台排名第一位的进出口贸易国、进口货物来源国和外资来源国。今年1—7月份,烟台市对韩进出口实现65.1亿美元,增长8.6%;在谈3000万美元以上重点韩资项目达10余个,总投资20多亿美元。放眼未来,烟台作为我国“一带一路”战略重要节点城市,规划建设中韩(烟台)产业园,是实现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和“欧亚倡议”完美结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。
作为山东建设“海上粮仓”重点培育的渔业龙头企业,东方海洋始终坚持“科技兴业”的发展思路,与中国海洋大学、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大院大所合作,拥有国家海藻与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余个。目前拥有4.8万亩海域海底牧场,形成了完整的海产品养殖、水产品加工、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储等全产业链,并且拥有利用高新技术深加工海产品成为胶原蛋白等精深加工能力。在全国率先引进挪威大西洋鲑工厂化养殖技术和设备,开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循环水自动化养殖系统,养殖规模已达到8万平方米。与此同时,东方海洋还完成了走在世界前列的海带生物基因组测序并绘制图谱。目前公司正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技术与合作,包括高科技的海洋生物技术,向更合理、更深度开发海洋资源迈进。
韩国的产业结构中,渔业也位居重要地位。东方海洋的海参、胶原蛋白、名贵鱼类等主要产品,与韩国的饮食结构和食材市场都易于对接。本次参加中韩国际论坛的嘉宾在参观了东方海洋后,对中国渔业公司所拥有的高科技养殖技术、深加工能力赞不绝口。对公司先进的三文鱼大规模循环水自动化养殖系统深表敬佩。
本次中韩国际论坛嘉宾包括:韩国行政自治部地方行政研修院院长朱洛荣(民政部部长级),韩国个人情报保护委员会常务委员林采虎(民政部部长级),韩国地域信息开发院院长孙铅技(民政部部长级),韩国国立庆北大学医学系教授金法完,大韩民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吕重协,清华大学原校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全国政协常委顾秉林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饶子和,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炜明,清华大学副秘书长、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家强,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策理、副院长孟至和、党委副书记张文雪、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治强、烟台市副市长杨丽、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淑云等。
中韩国际论坛背景介绍:
2007年9月,时值中国民政部与韩国行政自治部(2013年更名为韩国安全行政部)纪念中韩建交15周年及“中韩交流年”,韩国行政自治部长官朴明在先生访问中国时签署教育合作MOU。2007年9月4日,在中国民政部的引见下,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顾秉林教授接待了韩国行政自治部(现韩国安全行政部)长官朴明在先生,双方就合作开展公务员培训达成了共识。双方商定:合作举办论坛,以中韩两国共同关注的内容为论坛主题,每年举办一届,轮流在两国举办。
清华大学与韩国行政自治部地方行政研修院于2007年首次举办之时就已明确活动宗旨为:聚焦东北亚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,汇集中韩两国政策制定者与智囊团,为推动东北亚经济的繁荣稳定与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解决方案。九年来,“中韩国际论坛”围绕全球经济社会热点问题,分别以“区域均衡发展”、“国家竞争力与地区发展战略”、“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”、“国家竞争力强化和地域发展战略”、“加强地方政府行政能力”、“风险管理与地方竞争力提升”,“促进行政协作,加强公共安全”、“提升地方政府的服务水平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”、“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:改善社会治理,服务人民健康”为主题,形成了不少有益的交流成果,对中韩两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每一年的论坛主题都富有时代性、思想性和前瞻性。每一次论坛都得到了中韩两国、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。
这里是占位文字
下一页
下一页